這些年北歐風格愈演愈烈,無論是體驗館還是家具店都深受粉絲們的熱愛。北歐風格空間簡單流暢,顏色搭配上簡潔明快,帶給人們別樣的清爽、自然。
然而并非簡單、質樸就是北歐風格。曾經有一個朋友對我說,她買過很多看似北歐風格的軟裝飾品,最后卻把家里整成了混搭風。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北歐風格呢?
什么是北歐風格?
斯堪的納維亞地區(qū)的生活方式對北歐風格有著深厚的影響。最早北歐大部分地區(qū)被籠統(tǒng)的稱為斯堪的納維亞,它包含了挪威(Norway)、瑞典(Sweden)、丹麥(Denmark)、芬蘭(Finland)、冰島(Iceland),甚至帶上臨近的荷蘭都算是斯堪的納維亞。
北歐風格吸取了北歐地區(qū)當地的風土人情,根據當地工業(yè)和制造業(yè)的發(fā)展發(fā)生演變,在簡潔中富含自己的風情。而隨著時間的推移,北歐當地生活的3個特點變成了北歐風格中重要的3個元素:光線、色彩、家具。
北歐地區(qū)受高緯度地理環(huán)境的影響,冬季漫長,光照并不充裕,日照時間也短。
光線的匱乏讓這里的人們更加熱愛光線,所以在建筑房屋時當地的人們會強調室內空間寬敞和內外通透,很多時候他們會采用大大的落地窗最大限度引入自然光。
在現(xiàn)代北歐風格設計中,為了保證充足的光線,通明的落地窗被人們保留了下來。
但僅自然賦予的光線不再能滿足現(xiàn)代人們的生活需求,所以在北歐風格的設計中會出現(xiàn)大面積的白墻,或淺色墻,設計師們利用墻面對自然光線的折射來提升空間明亮度。
除此之外,北歐風格在設計中十分注重對燈的應用,我們最常見的是頂燈和落地燈,頂燈被用作改變整體空間的光線,而落地燈則用來改變局部光線。
北歐這一時期的歷史發(fā)展決定了北歐風格淺淡、純凈的色調。
色調純凈只是北歐風格的用色的基礎。北歐風格仍然延續(xù)低飽和度的特點,創(chuàng)新之處是在低飽和度的同時加入少量的灰度,讓空間看起來更富有質感。
由于北歐地區(qū)擁有大面積的森林,木材儲備十分充足,當地人民在制作家具和生活用品時,很大程度上選擇了就地取材,將森林中的木材轉化為原木產品應用于家中。
這也是北歐風格中出現(xiàn)原木家具的原因。
自然、本真是北歐家具的風格特點,簡約的造型,柔和的線條處理,加上淡淡的中性色,總能使人不由自主的想要親近。
北歐風格中經常出現(xiàn)哪些元素?
北歐人崇尚自然不僅僅表現(xiàn)在家具的制作上,對于森林中生長的綠植他們也非常熱愛。對北歐風格有考究的人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在北歐風格中經常會出現(xiàn)大葉綠植,和植物干枯后制作出來的手工制品
很多朋友跟我反映,她們最尷尬的是心心念念的北歐風格,但買回家后才發(fā)現(xiàn)有一些是日式產品。
那么如何避免這種尷尬呢?北歐和日式到底有那些區(qū)別呢?
1
情感表達
風格是情感的表達方式,北歐與日式起源于不同的地域,受不同的文化影響,它們的情感表達也有所不同。
北歐與日式都崇尚自然,但北歐設計中更注重用自然的材質營造出欣欣向榮的氛圍,傳達北歐人樂觀、豁達的精神氣質。
日式設計則希望借由自然,讓人們忘卻物的存在,更多的是在于意境之美。日式風格體現(xiàn)出日本傳統(tǒng)美學中對原始形態(tài)的推崇,營造出一種深邃的禪意與閑適悠然的生活境界。
2
“極簡”的區(qū)別
同是追求簡約,兩者的核心卻是不同的,北歐追求“簡”,而日式追求“空”,北歐的“簡”不是簡單,而是精簡,減少不必要的裝飾,追求“少即是多”。
而日式風格受東方禪學的影響頗深,日式的“空”更多的帶有一些禪意,表現(xiàn)為一種樸素又安靜的自然之美。
3
用色的區(qū)別
北歐風的色彩搭配非常豐富,在黑白灰色調的基礎上,會運用一些與大環(huán)境跳動的色彩來進行搭配,張揚且充滿活力。
而日式相較于北歐,配色更為柔和、克制、安靜。多以原木色和米白色為基底,給人一種溫暖樸素,隱匿世俗之外的感覺。
耐人尋味的北歐地域文化,使人不斷向往的北歐生活。讓來自大西洋彼岸的“北風”吹進你的生活,在微醺微醉中發(fā)現(xiàn)生活的真諦!
|